《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5)》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要求,从宏观形势分析入手,就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的年度报告。全书主要包括总报告、经济篇、社会篇、案例篇四个部分,针对河北省全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经济运行、产业转型、农村改革、环境治理、社会发展、法治建设、区域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深层分析2014年河北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的基础上,就2015年的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为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全书注重研究的前瞻性、原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提出的发展思路、对策建议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对我国继续释放改革红利、坚持依法治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这种宏观背景下,2014年,河北发展既受到了全国实体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影响,又体验着自身“壮士断腕”的“阵痛”,两者叠加的困难对河北经济的冲击较为严重。大力治理污染、大规模压缩过剩产能,致使河北省GDP、财政收入明显下滑。面对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形势,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迎难而上,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运行基本平稳,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本书两篇总报告,分别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形势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和预测。总体上看,河北经济发展虽进入了“壮士断腕”的“阵痛期”,河北经济发展不再以GDP增长为纲,而是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民生福祉作为主攻方向。在这期间也迎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两大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极大地拓展了河北的发展空间和维度。报告预测2015年河北省经济增长将有可能维持2014年的发展速度或略有提高,指出了河北今后发展的新方向、新坐标和新思路。河北经济发展的放缓,虽然影响到了社会建设,但从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明显提高了社会生活的质量。通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业结构得到改善,就业形势相对稳定。通过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建设仍然有所加强。预测2015年河北仍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从而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篇,主要针对河北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重点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研究,指出未来河北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同时,本书对如何提高河北省民营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大气污染治理对就业的影响等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河北的经济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联合申办冬奥这两大机遇,发挥好环渤海和环京津两大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京津,使之成为疏解京津城市功能和人口负担的“减压阀”以及大都市连绵带的繁荣区,实现跨越发展。
社会篇,围绕河北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坚持以改革创新实现绿色崛起”,深入分析了河北法制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河北人才发展、京津科技人才引用与青年创业培养、大气环境治理等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理论和建议为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还对大力治理污染、大规模压缩产能情况下河北的就业现状,以及河北城镇化建设中的邻避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此外,还特别关注了河北大气环境治理中社会协同状况,并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四个主体层面,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两个制度层面提出了改善对策。
案例篇,重点对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县域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案例剖析,以期从剖析中获得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韩国给河北提供的重要启示是,应该摆正政府职能定位、按市场规律推进产业科学发展并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充分挖掘河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产业并形成聚集之势,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之一。“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案例”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思考样板,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提供具体咨询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2015年是河北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之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提出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思路,加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提供思想保障、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