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类活动的中心,不仅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而且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载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有10亿人将会生活在城市。目前中国已经有17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还有20多个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规模的特大城市。而城市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城市居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场域和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交汇点。在这种意义上,现代城市社区愈发成为一个基层社会不断地“国家化”(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市场化”(建立契约关系)和“社区化”(围绕日常生活的社会自我整合)三者合一的场域。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创新中也必然蕴含着三者之间的相互交织与叠加共生的复杂过程。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大规模老旧小区改造与大范围城市更新,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在机理不断完善,对发展与治理互助互促的良性格局提出新期待;促进社区发展有利于激活社区造血功能,为社区治理持续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创新社区治理,不仅可以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还可以激活居民需求,催生大批社区经济新业态,畅通和扩大“内循环”,从而反向助推社区建设与发展。这些都需要在社区“建设”“发展”“治理”三个维度下构建互助互促的良性格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4)》的年度主题是“健康、完整、安全和人才社区”。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案例研究四大部分组成。总报告系统探讨了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创新的内生动力——社区经济,并指出今后中国城市社区经济深化发展的方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转变政府理念,加强部门联动与资金支持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活性社区服务业,增强社区经济发展韧性;培育社区经济发展新主体新业态新场景;注重科技赋能社区经济,探索发展社区金融等。分报告主要围绕2023年度热点问题,对健康社区、完整社区、安全社区和人才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社区发展经验。其中,健康社区部分延续2022年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2023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健康社区发展情况,并与2022年、2021年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当前我国健康社区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未来城市健康社区建设提供借鉴;完整社区部分重点探讨了湖北省聚焦“五社联动”融入“共同缔造”的实践,意在为我国完整社区建设发展提供新样板,也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有益路径;安全社区部分通过对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全方位调查,明确了今后我国基层治理与社区安全保障的着力点,这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基础性意义;人才社区部分探讨了青年友好型社区文化空间活力评价提升问题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发展的可循路径。专题报告沿袭《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3)》的年度主题,守正创新,重点探讨了当下中国城市绿色社区建设发展情况和北京市单位社区协同治理情况。案例研究主要对北京市燕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情况、北京市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运行机制、北京社区文化建设助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山东省潍坊市东关街道的社区服务发展情况、沈阳市“12345”进社区实践、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推动法治社区建设实践以及银发资源助力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进行了个案剖析。
总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生活、建设高品质社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应有之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形态深刻重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态势,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创新面临诸多新挑战与新要求,本书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密切关注与追踪调查,系统探究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及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新动态、新趋势,为城市管理者、研究者以及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治理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