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于5月28日在北京市通州区调研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工作。副总理在本次调研中着重强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整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相关主题学术成果,梳理北京城市副中心政策背景,进一步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三个示范”规划定位,从土地规划、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方面出发深入探寻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这些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政策背景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政策提议从2004年开始,建设思路也在不断地清晰和明确。
总体而言,在政策背景的意义上,城市副中心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一个不断明确和丰富的过程。自2004年最开始提出发展“通州新城”,到提出建设“行政副中心”,再到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从以建设“国家行政办公预留地”为主要功能,到推动经济及协调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从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要求,到“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名称的改变体现了区域化发展、功能的改变,更体现了副中心建设的迫切需要,从布局定位更体现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担的重任。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三个示范”的规划定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范围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政府发展规划建设的首要区域,也是未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机关单位率先搬迁之地,区域范围是北至潞苑北大街,南到京哈高速,西接北京朝阳区,东至潞城镇,占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占通州区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它并不等同于通州区全境906平方公里(见图1)。
图1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理位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总体规划》批复的第九条指出,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有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三个最”和“三个示范”体现了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定位、高标准的要求,承载了示范带动的历史重任。
做好土地工作 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围绕五大政策支柱,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即:围绕“宏观政策要稳”,深入完善国土资源调控方式;围绕“产业政策要准”,实施有保有控的用地政策;围绕“微观政策要活”,规范土地市场环境;围绕“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力度;围绕“社会政策要托底”,加强国土资源服务社会民生保障。并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努力和着力工作。
靳京: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通州分局局长。
城市副中心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人才与产业融合的核心是: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不断驱动城市和文化更新,完善城市服务配套,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环境;以人才为根本,通过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促进城市高效运转和产业集聚,最终实现人才、产业、城市之间的有机融合发展。
2.推动人才与产业的“空间集聚”
产业集聚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究表明,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才的集聚,同时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集聚。未来城市副中心将重点推动文旅、商务、办公等产业与人才在空间上的集聚,并释放巨大的集聚效应。
3.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
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强大的城市配套功能做支撑,要为人才发展提供相匹配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城市功能等。要重视人才的发展需求,不仅在个人发展上有相应的支持政策,还要根据发展实际,重点推动产业结构配置的生态化,配套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和展示文化内涵。
4.搭建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平台”
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输送体系,根据产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定向、委培、合作、引进等多种形式的人才输送机制;搭建各类人才发展平台载体,建立副中心人才资源交流平台,努力搭建事业平台、竞争平台、服务平台、激励平台,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效的活力。
通州区委组织部课题组:课题组组长:韦江,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管理学硕士,高级政工师。课题组成员:陶庆华,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工学博士,研究员;汪维,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在职研究生;李建国,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人才工作科科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在职研究生;王伟奕,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姚宝珍,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助理、人才理论及政策研究部总监,公共管理学博士;祝凡杰,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副主任科员,管理学硕士;张晓琪,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员,工学学士。
首都疏解整治提升,为通州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空间机会与可能
城市功能过度集聚,是北京“城市病”问题产生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视察时强调,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责任感,提高自觉性,同时认识到疏解整治提升工作在增强首都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群众获得感方面的巨大意义和作用。具体到通州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讲,疏解整治提升工作对其发展同样具有积极有利的影响,且这种有利影响已经显现。
北京市2016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对鼓励型、禁止型、限制型产业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违法建筑的拆除对于城市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宜居性都大有好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疏解工作。目前通州区对于目录中列明的禁止型、限制型企业及项目正在加大力度进行清理,这些企业及项目将逐渐淡出通州。目前已有大量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了其他省份,有一部分厂房腾退出来,如武英造办对原有厂房进行开发利用,办成市教委认可的校外教育大课堂实践基地,建成展示厅、博物馆。也有的对原厂区进行改造或改建,如弘祥艺术区整体出租,改造之后出租给文创企业、科技企业、高端培训公司等。再如经略天则、台铭国际等,则把原有旧工业厂房推倒,重新设计建设,进行房地产开发,建立起了企业独栋,销售或出租给包括文创企业在内的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疏解之后为文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史迎春:通州区文化委员会文化产业促进中心主任。
王璇:通州区文化委员会文化产业促进中心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