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
|
机构管理
|
退出
|
充值
|
切换用户
|
退出
登录
|
注册
无障碍浏览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政策
|
图表
|
资讯
全 文
全文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高级搜索 >
专业搜索 >
热点推荐:
协同发展
冬奥会
雄安新区
|
机构管理
|
退出
|
充值
|
切换用户
|
退出
登录
|
注册
全文
全文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首 页
协同发展动态
最新资讯
领导论述
专家观点
协同发展布局
政策规划
学术观察
数据图解
协同发展路径
交通一体化
生态环境保护
产业升级转移
公共服务一体化
调整人口规模
科技创新发展
协同发展实践
北京
天津
河北
城市群研究
国际
国内
特色专题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
相约冬季奥运会
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雄安新区
协同创新
协同发展指数
协同发展新进展
协同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创新驱动京津冀经济增长
承载力研究
城市群发展
2019年京津冀经济发展质量与提升路径——兼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作 者:
罗植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报告页数:
10 页
报告大小:
1.39MB
报告字数:
8510 字
所属丛书:
北京蓝皮书
浏览人数:
下载次数: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9~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加入收藏
文章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考察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并将其同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京津冀较大的区域差异限制了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动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天津和河北重点城市的经济转型,将天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到北京的八成左右,将河北重点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到北京的四成以上,使北京的优势资源能够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京津冀
作者简介
罗植:
罗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府管理创新。
专家观点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文化贸易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叶堂林、张彦淑:京津冀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京津冀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研究
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研究
推进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战略与财税对策
京津冀智能制造软件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题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