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
全 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摘要

国外PM2.5治理经验对北京的启示

作  者:潘家华 刘长松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报告页数:8 页
报告大小:1.24MB
报告字数:7297 字
所属丛书:北京蓝皮书
浏览人数: 下载次数:

文章摘要

从战略目标,实施措施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北京市治理PM2.5的方案进行评估,分析了治理PM2.5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欧盟、日本和美国大气治理经验的分析,提出治理北京PM2.5的建议:优先处理机动车PM2.5的排放问题,建立生态补偿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通过PM2.5数据检测社会化的方式来提高公信力,并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平。

作者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减缓评估报告主笔。199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项目官员,IPCC减缓工作组高级经济学家,《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城市化、气候变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文明新范式经济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等国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重大国情项目,以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委托和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Nature、Scie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宝钢环境(学术)奖等重要学术奖项20多项。

刘长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战略规划与气候变化经济学。200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潘家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并于2012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动态》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