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
全 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摘要

京津冀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

京津冀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

英 文 名:REPORT ON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2021-2022)
I S B N:978-7-5228-1110-9
丛 书 名:京津冀教育蓝皮书
出版日期:2022-12-01

中文摘要

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各级政府全面贯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教育领域初显成效。首都教育功能疏解任务完成情况基本达到预期,首都教育的空间布局和社会服务能力逐步优化,首都“两翼”联动格局初步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合作不断深化,协同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然而,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的教育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三地教育软硬件差距依然很大,整体协同发展水平依然不高。

本报告在总结“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十四五”时期三地四方如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保持地方特色,借鉴国内外城市群或都市圈相关经验,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服务功能、强化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与能力,从而实现“十四五”时期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目标。本报告秉持学术性、原创性、前沿性和主题性相结合的原则,以“设计主题、组织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模式,组织京津冀三地的专业研究人员围绕主题框架内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以期较为深入全面地反映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战略落实中的经验与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为中央部门决策服务、为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服务、为三省市教育发展和改革服务的功能。

本报告认为,面对“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京津冀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要进一步稳定持续地疏解部分教育功能,推动支持“两翼”教育建设发展,明确新时代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衡量标准,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教育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本报告通过对2021年北京市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的梳理发现,2021年三地协作内容与形式多样,涉及计划内招生、教师能力提升、专业共建、社会培训等10个方面的内容,近40所北京市职业院校参与其中,既有持续的校际自主合作,也有政府确定的“结对子”帮扶;既有联盟(集团)协作,也有校地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疫情影响协作有所减少,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入,支持政策还不充分。应加大精准招生力度、鼓励先进主体先行先试、加强合作平台建设、构建跨区域职业培训体系、制定具体实际措施、加强协作经验学习。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分别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配置进展与矛盾、天津和河北“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成效包括:教育资源先行配置,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充分显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作用初步发挥;教育资源精准配置,为“三元结构”下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探索路径。其矛盾包括利益相关者的高期待与教育发展基础薄弱的矛盾、外部要求快出成效与教育资源见效慢的矛盾、改革创新要求高与改革手段单一的矛盾、不同区域之间的矛盾、资源投入需求大与财政收入下降的矛盾。建议引导利益相关者形成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的合理预期,完善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顶层设计,建立学校自主革新的激励和支持机制,继续坚持差异化扶持策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本报告在总结分析天津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主要形势的基础上,测算了支撑战略目标达成的9个主要发展指标,提出了包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内的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路径举措。“十四五”时期,河北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牢牢把握新特征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