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首页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来源: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 作者:鄢圣文 罗植 王鹏 李志斌 李伟 发布时间:2022-08-18

2020年北京市以16%的数字经济人才总量占比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但并非数字经济流入人才的城市首选,这体现出当前北京市在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培养、留用及转化等关键环节仍存在不足。

(一)缺乏数字经济人才专项规划和总体布局

北京市加速构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各区纷纷出台行动纲要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但目前仍鲜见关于数字经济人才的专项规划,人才引进政策相较于其他城市优势并不突出,全市数字经济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与京内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低效匹配。

一是对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判断不足,对目前重点领域紧缺人才情况了解不清;二是人才“培育、流动、评价、激励、服务保障”五大政策保障体系的协同性不强,出现政策分散且落地成本高、享受重复、存在各区人才流动行政壁垒等问题;三是高层次平台载体集聚能力不足,对创新技术技能导向强调不足,目前仍未形成运行有效的数字经济人才梯次队伍。

(二)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形势

北京市具有集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区位优势,数字经济人才储量相对丰富,但目前人才结构亟须优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高等院校学科知识体系在目前学科分类管理模式下相对稳定,数字经济类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对新产业发展形势具有反应惰性。2021年开设数字经济专业的京内高校仅有十余所,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对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为宽口径、厚基础及强能力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经管人才。但目前由于数字经济专业设立时间较短、学科内涵及范围界定不清、专业课程关系模糊,短期内难以将数字经济真正接轨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同时由于传统教师队伍不熟悉实际业务场景、学院交叉学科背景人才及跨专业人才引进不足,人才培养教学整体而言仍滞后于产业发展。

(三)北京市数字经济人才供需不适配且需求断层愈加明显

当前数字经济已步入后移动时代,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更加强调运营、交互、增长等综合性要求。产教融合是促进数字经济人才供需适配的有效手段,但基于北京市40所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产教融合实际效用未见显著增长,尚处于“结合但尚未融合”的状态。以北京市商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师资队伍实践操作能力差、聘请的企业专家因合作限制仅停留于创业案例讲解、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等问题较为突出。校企合作互惠互利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当前人才供给模式下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能力构建及数据思维等方面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入职后尚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内部培训才能胜任岗位要求。

同时企业自主培养人才难度较大、投入高、周期长且外部人才引进竞争激烈,虽然已采用轮岗及行动学习等方式,但仍存在人才培养过场化及学习转化率低等问题。若企业开拓全新业务场景,则亟须在短期内补足高层次人才,传统招聘机制、行业吸引力及企业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企业敏捷用工需求,高层次人才需求断层现象愈加明显。

(四)数字经济人才保有率低、流动性强

面对数字经济人才需求量大、保有率低及流动性强的现状,企业针对数字经济人才的留育与吸纳能力不足。例如数字化外贸领域的跨境电商运营岗位就职周期在13个月左右,而其他传统贸易岗位则长达39个月,原因在于企业未能向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提供适宜的环境、体制及工具,授权、机制保障及容错不足,同时对新生代人才代际变化理解不足,对其能力建设前瞻性、牵引性及系统性不足。

北京市数字经济人才的支出构成中房租、车贷/房贷、家庭支出及美食等占据较大比重,高昂的生活成本对其生活质量及财富积累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激烈的工作竞争环境、较长的通勤时间等不断割裂理想与现实,人才流出现象突出。

(五)数字经济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北京市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人才服务机构作用发挥不足,存在数字经济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不足、就业登记信息准确性低、在线人才服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同时数字经济人才资源组织化共享程度不高,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协调机制不完善,存在京内区域流动行政障碍及对存量人才运用不足等问题。

北京市人才引进政策差异性及多样性不足,对各类人才区分度不高,未能根据人群不同分而设之。同时新业态从业者与用工主体间通常被认定为劳务关系,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税收缴纳等制度设计上创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