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通州区委组织部课题组:“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举措建议

来源:京津冀数据库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7-01-15
(一)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治理体系
  “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的关系,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将区域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真正释放出来,形成优质的人才环境,吸引聚集更多人才服务“通武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建立一体化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由部际领导小组及三地组织部门共同组成的“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导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理顺协调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二是设立“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就“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相关问题履行协调职能。三是建立“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四是制定“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好每项改革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案,务求各项任务能够得到按时限、高质量地完成。
  2.打造区域一体化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通武廊”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形成“通武廊”协同共建的一体化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创新一体化人才党建工作机制,做好“通武廊”区域大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网络优势和职能优势,将基层党组织作为“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开发、政策机制宣传、需求信息收集等的重要阵地。三是建立“通武廊”党建活动协同联动机制,加大沟通、协调、组织力度,促进区域间党建工作常态化,保障“通武廊”区域间流动人员的组织生活。四是推动“通武廊”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一体化发展,以联合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方式,增强“通武廊”三地间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3.打造人才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决策咨询服务供给机制,围绕“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宏观性、战略性、长期性研究。二是建立智库成果上报、跟踪、反馈长效机制,鼓励“通武廊”范围内的智库就人才一体化发展相关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递交建言献策专报,促进政府决策与智库建议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建立“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智库旋转门机制,每年选派一批智库研究人员挂职党政机关。四是建立“通武廊”智库联盟,围绕“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展开战略研判、政策分析、项目评估等工作,力求打造汇聚知识和智慧的平台,服务政府决策。
(二)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管理机制
  1.构建区域人才柔性管理机制
  为推动“通武廊”区域整体竞争实力,建议三地研究制定相关办法,形成分别针对区域内外的柔性引才机制,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面向全球范围开展人才柔性引进、使用及管理,不断为“通武廊”的发展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及智力资源,推动“通武廊”成为京津冀高端智力资源聚集高地。
  一是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对接,争取采取研究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等方式,柔性使用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二是试点出台党政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三是推广“人才+项目”引进方式,面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或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以及获得世界级科学技术成就奖项的科学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世界级研究成果落户“通武廊”,并在“通武廊”区域形成从原始创新、研发转化、成果应用推广及产品生产销售的系统化产业布局。四是建立“通武廊”专业智库,围绕“通武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平台服务,推动人才随产业、项目柔性流动。
  2.创新社会化区域人才管理模式
  一是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打破政府垄断格局,逐步推动人才公共服务产品提供进入社会化阶段。二是积极培育“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专业性社会组织、人才中介机构等,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能办的要全部放下去、“外包”出去,使政府、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各就其位、各尽其责”。三是探索政府与人才服务机构、民间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合作的区域人才治理模式,形成有序分工、协调合作、各负其责的良性一体化发展局面。
  3.试点外籍人才管理改革
  为进一步扩大“通武廊”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广泛吸引国际人才来“通武廊”创新创业,建议“通武廊”开启外籍人才管理改革试点。一是将中关村出入境管理20条新政的实施范围拓展到“通武廊”区域,为“通武廊”区域引进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化环境。二是建立政策互通机制,探索《外国专家证》备案互认制度。三是实现外国专家库、成果库等互联互通。四是研究制定一体化外籍人才管理服务及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扩大“通武廊”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五是积极承办重大国际赛事、论坛、会议等,扩大“通武廊”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六是积极引进国际组织总部或吸引国际组织在“通武廊”建立分支机构,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服务政策。
(三)推动区域人才一体化培养进程
  1.试点建立一体化人才发展基金
  通过财政引导吸引社会资本以专项基金的形式支持一体化人才发展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可委托专业机构设立并管理运营,结合“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推进,重点参与资助区域高层次人才引进、产学研协同重大课题、产业转移项目、创新创业孵化、团队组建等区域间合作项目,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2.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评价体系
  一是引入人才一体化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行业标准和实施规范,通过人力资源大数据体系,对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机构等涉及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工作进行客观和独立的量化分析和绩效评价,准确把握人才一体化工作的效能,持续完善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系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建设水平。二是建立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职称互认机制,“通武廊”范围内人才流动无须更换证书,以此为基础,逐步推动形成“通武廊”一体化人才职称和资格评定的机制,为产业转移升级及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一体化人才保障。
(四)构建区域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
  1.建立一体化人才公共服务机制
  一是扩大通州优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资源辐射带动,推动“通武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试点“通武廊”区域教育、卫生人才多点执业。三是研究制定示范区内医保实时结算、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公积金异地互贷办法。打造试验区互联互通社保信息平台,为区域内人才流动提供数据信息监测。四是试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台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2.建设三地互联互通信息系统
  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人力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区域人力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障碍,通过人力资源大数据实现各区域的互联互通,提高人才流动效能。一是打造三地联动的人力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为区域内用人单位和人才之间构建充分实现信息互动和人才交流的网络社区。二是发挥第三方机构专业优势,探索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模式为三地间人才流动提供双向匹配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网络社区的社交平台功能,充分实现人才、用人单位之间以及人才内部、用人单位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促进人才供给需求的高效率匹配。四是系统梳理“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服务需求,打造一体化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单点接入、全网响应”,避免信息资料重复提交及审核,提高服务效率。五是建立京津冀人才智力供给、需求对接机制,以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定期发布三地人才需求、项目信息、投资意向等,主动发掘对接潜力,为京津冀区域人才智力交流合作提供一体化支持与服务。
  3.建立一体化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一是由“通武廊”三地政府试点建立统筹协调的创新平台及成果转化机构,其中可分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基金与融资集成平台、创新创业资源调度平台和技术市场交流平台等,联合打造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二是建议成立共属三地的投融资管理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不断吸引天使基金、VC、PE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进程,形成具有跨区域性质的一体化投融资体系,为三地产业合作与人才合作提供足够的投融资保障。三是以示范性、标杆性项目为龙头,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带动一体化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五)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1.探索“通武廊”绿色产业协同创新
  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为核心,积极探索“通武廊”三地产业合作目录及政策支持,就科技创新、研发转化、成果转移等开展项目合作,推动三地形成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议以健康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养老服务业等绿色产业为新的合作探索领域。一是探索养老服务业的“通武廊”合作模式,以“通武廊”为核心区域打造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的高端养老产业基地,并围绕其所需的医疗资料、护理资源等开展人才培训、人才派遣、学科建设、职业教育、政策创新等人才合作项目。二是探索休闲旅游产业“通武廊”合作模式,以京杭大运河为核心,一方面开发沿线旅游观光资源;另一方面,以文化产品创新为核心,推动运河文化在“通武廊”区域的发扬光大,围绕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研究推出相应的人才支撑项目及政策联动项目,以共同的资金投入、共同的发展目标,推动三地形成新的产业合作。
  2.探索建设“通武廊”文化走廊
  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通州、武清、廊坊应以运河文化为核心,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打造文化延长线,推动三地文化交融发展,为“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及文化基础。一是合作开展运河文化的历史发掘与资料整理工作,做好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将“通武廊”打造成全国运河文化的研究中心与展览展示中心,这不仅有利于三地的文化交融,还有利于“通武廊”区域作为整体的对外形象展示。二是充分发挥通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推动运河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可通过纪录片、画册等多种文化产品,推动“通武廊”运河文化的发掘和宣传,塑造“通武廊”运河文化品牌。三是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方面,三地可通过柔性流动、联合培养、一体化引进等多种形式,为文化宣传推广做好人才支撑和保障。
(六)提升区域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
  1.完善“通武廊”一体化人才市场
  “通武廊”区域人才一体化前期主要靠政府力量推动,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必须逐步释放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决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调节,建立一体化的人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以构建区域性人才公共服务运行平台为抓手,打破当前人才市场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快推进三地人才市场的贯通。一是加快消除区域间的政策性壁垒,解决人事档案衔接、社保转移接续、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公积金异地互贷等问题,形成有利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环境。二是打破当前人才市场各自为政的局面,积极探索跨地区跨行业的人才市场重组兼并,大力整合区域人才市场资源。三是探索建立跨区域的人才市场合作机制,开放异地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才培训、信用征信等的合作渠道。四是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标准,以便于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对接合作。五是搭建区域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分设人才政务信息平台、高层次人才信息平台、急需紧缺人才信息平台等,实现三地人才信息共建共享,为区域内外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平台。
  2.试点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产业园
  相比已在广东、苏州、上海、重庆、福建等地建立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武廊”具有明显的跨区域特征,在探索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如人才交流合作、异地孵化、产业链整合、市场培育等)方面既有巨大的需求做支撑,又有政策支持,更有三地的探索经验做基础,建立“通武廊”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建议优先以PPP模式引入社会机构投资建设和运营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一园三区的模式,形成以功能定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效应,推动“通武廊”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扩大“通武廊”人才集聚程度,提升整体人才的竞争力。
——摘自《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6)》P211~221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