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武义青、李伟红: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是京津冀科技协同的重要路径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5-08-04
    立足现有京津冀科技资源优势,遴选数据产业、生物医药和机器人等决定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领域,采取国家支持、企业参与、科技社团协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转化平台,以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京津冀三地在数据产业领域资源丰富、基础雄厚,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要以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级新区和廊坊、秦皇岛、张家口等周边城市为依托,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领域, 培育云计算研发集群。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重要一极,应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为研发核心,以国药集团、石药集团、协和制药等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中关村生命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石家庄国家高新区等园区为载体, 打造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京津冀区域具有丰富的装备制造创新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具备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尤其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将京津冀区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围绕严重制约京津冀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遴选节能环保、健康产业、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产业,促进京津冀区域绿色、环保、生态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环境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的科技研发优势, 以中关村环保园、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石家庄高新区为载体, 以中节能集团、碧水源等环保企业为依托, 打造绿色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以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天津医药集团等企业为龙头, 借助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成果, 打造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中粮集团等龙头企业, 发挥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以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等为重要载体, 依托华录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核心企业,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科研优势,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遴选新材料、新能源、智能交通、电子商务、钢铁等产业, 以先进技术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京津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围绕钢铁产业链, 开展协同攻关,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既有优势产业,进行区域创新资源配置, 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立足保定、邢台、廊坊、北京、天津的能源优势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光伏发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鼓励新能源的使用, 解决新能源产能过剩的问题;立足北京、天津、河北的汽车产业基础, 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与国际接轨。
 
——以上内容参见《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P106~P1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专家观点